劇團上演劇目有大型古裝廬劇《梁山伯與祝英臺》 、《好書記王友坤》、《五女拜壽》等優秀劇目。
《好書記王坤友》
由蕪湖市無為縣蜀山鎮建安村原黨支部書記王坤友同志生前事跡改編的新創廬劇 《好支書王坤友》,在6月30日至7月6日為期一周的巡演中,演出團隊馬不停蹄趕赴蕪湖市四縣四區,為當地群眾獻上集楷模力量與藝術魅力為一體的高水準戲曲精品。整個演出結合傳統廬劇,糅合無為民歌、民間小調等藝術元素,采用新創廬劇的說唱方式,生動展示了無為縣蜀山鎮建安村村支書王坤友公而忘私、一心為民的可貴事跡,將這一扎根基層、情系百姓的共產黨員形象詮釋得傳神貼切,受到在場觀眾一致好評。
此次巡演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觀看演出的有黨員機關干部,社區街道、村居群眾,具有觀演群眾多、涵蓋地域廣的特點。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四縣四區巡演一路走來,群眾反映普遍熱烈,演出地點座無虛席,不少觀眾在看完演出后,自發擬寫觀后感、心得體會,并積極與同事、同席探討交流,道出內心所思所感。有一位從無為縣蜀山鎮趕來城里辦事的大姐,輾轉兩地,把整部戲看了兩遍,她坦言自己村子里的人都見過王書記本人,這部戲沒有刻意拔高他,而是真實再現了王坤友同志在人民群眾面前公而忘私的樸實形象,自己深受感動。有的觀眾則表示,王書記本人都已經去世兩年,可看到這部戲,會立馬想起他風風火火為村民開發泊山洞搞旅游、辦水產養殖的場景,就仿佛昨日發生的一般。
“王書記就是一個‘傻子’,一個累活臟活搶著干、一心撲在工作上的‘傻子’,他在患病期間,癌癥病痛幾次發作都扛著忍著,滿腦子都想著為民致富、為村子排憂解難?!痹跓o為縣演出地點,不少當地群眾作出這樣一番感慨,有的則難掩對王書記的懷念之情,流下熱淚。2012年8月21日,帶著“村里還有好多事沒做完,我今天要回村里去”的未了心愿,一生為民、無私奉獻的老黨員無為縣蜀山鎮建安村原黨支部書記王坤友同志與世長辭?!白叩缴谋M頭,他第一個想到的永遠是他的工作?!痹诖迕裱劾?,這個為村民排憂解難“永不松套的老黃?!?,在公與私之間、親情與集體利益之間,他永遠站在了“公”、“集體利益”這一邊。
王坤友的扮演者——無為縣江濤廬劇藝術團專業演員丁江濤
“我們用了近3個月時間創作劇本,請來外地知名編劇為我們撰稿,仔細探討劇本創作?!被貞浧鹧莩銮暗臏蕚淝闆r,丁江濤笑稱,每個演員深知好的藝術作品要打動人、感染人,離不開高水準的劇本和演職人員兢兢業業的賣力演出,早在王書記在世的時候,自己便有了以他為原型,進行藝術創作的打算,“當時寫的是部折子戲,屬于小打小鬧?!倍〗瓭t虛地表示,頂多算是《好支書王坤友》這部新創廬劇的粗坯產品,沒過多久市文化委就為大家推介來一位專業戲曲編劇,大家經過反復溝通、推敲,才有了現在的這幕劇。
“這部新創廬劇已在全市范圍內演出了近50場,每演一次感覺就向王書記靠近了一次?!庇兄Y深舞臺劇演出經歷的丁江濤,為了詮釋好“男一號”角色,他和劇組人員早在幾年前就專門拜訪王坤友同志,并數次去他所在的蜀山鎮建安村觀摩采風?!巴瑫r,為了能迎合廣大市民的觀劇需求,我們在把原始劇本搬到臺前的過程中,也進行了細致入微的‘二度改良’?!睋h文化館負責人介紹,這部劇在傳統廬劇基礎上糅合了無為民歌、黃梅調等,讓地方小倒戲的曲風更加清新樸實、優美動聽,音樂創作也力求小調、山歌樣樣有,品種豐富齊全?!芭_下的觀眾能坐得住、能靜下心來欣賞這部劇,甚至能隨著劇中情節的起伏變化有不一樣的神情舉止,我們的創作初衷和價值便達到了?!?/span>